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事业编因其稳定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福利待遇,成为了众多求职者眼中的“香饽饽”,事业编考什么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事业单位考试的类型
事业单位考试主要分为全国联考和各地自行组织的考试,全国联考一般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主要针对综合管理类(A 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 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 类)、中小学教师类(D 类)和医疗卫生类(E 类)这五类岗位进行招聘,各地自行组织的考试则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和岗位设置,灵活安排考试时间和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
这是事业编考试中较为常见的科目,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政治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经济部分会涉及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等基本原理;法律部分主要考查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常见法律法规;管理部分则包括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础知识;人文和科技部分则广泛涵盖了历史、文化、文学、科技常识等内容,在一些地区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会出现关于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题目,或者是最新的科技成果相关的知识点。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类似于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数量关系,考查考生对数字的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判断推理,涵盖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等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资料分析,要求考生对各种统计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不同类型的岗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题目会有所侧重,自然科学专技类(C 类)的考试中,会有更多与科学研究、数据分析相关的题目。
专业科目
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会设置相应的专业科目考试,对于教育类岗位,会考查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内容;医疗卫生类岗位则会考查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如临床医学专业可能会考查内科学、外科学等专业课程;而会计岗位可能会考查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专业科目考试旨在检验考生是否具备从事该岗位工作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笔试通过后,进入面试环节,事业单位面试形式主要有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专业技能测试和实际操作等。
结构化面试是最常见的面试形式,考官会根据预先设定的问题对考生进行提问,问题通常涉及综合分析、人际关系、应急应变、组织管理等方面,考官可能会问考生如何看待当前社会上的某个热点问题,或者在工作中遇到同事不配合该如何处理等。
半结构化面试则在结构化面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个性化的问题,以进一步了解考生的个人情况和职业规划。
专业技能测试主要针对一些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如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考生需要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如绘画、舞蹈表演、编程等。
实际操作则要求考生在现场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以检验其实际工作能力,如护士岗位可能会要求考生进行静脉穿刺等操作。
事业编考试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考生需要根据自己报考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既要全面复习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又要深入学习专业科目知识,也要注重面试技巧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事业编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