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20世纪初影响深远的全球性军事冲突,其起止时间不仅是简单的时间界定,更是理解这场战争全貌以及世界历史发展走向的重要线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7月28日,这一时刻,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当时的欧洲,在经历了长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竞争后,已经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这一突发事件,使得原本紧张的国际关系瞬间激化,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对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在未得到令其满意的答复后,果断宣战,随后,塞尔维亚的盟友俄国开始动员军队,德国又以俄国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接着法国因为与俄国的同盟关系也被卷入战争,英国则因德国入侵比利时而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就这样,欧洲列强纷纷被卷入这场战争,战火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

从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在经济上迅速崛起,但殖民地却相对较少,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等,占据着大量的殖民地和资源,这种不平衡导致了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各国军备竞赛的升级,也使得战争的爆发变得不可避免,各国都在积极扩充军队、研发新式武器,整个欧洲弥漫着紧张的战争气氛。
一战的结束时间是1918年11月11日,这一天,德国政府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在战争后期,同盟国面临着严重的困境,长期的战争使得各国经济崩溃,国内民众反战情绪高涨,德国在西线的进攻遭受挫折,而协约国方面则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为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军队,极大地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俄国在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退出了战争,这虽然使得德国在东线的压力减轻,但也让德国失去了通过与俄国单独媾和来摆脱两线作战困境的机会,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德国最终选择了投降。
一战的起止时间见证了人类历史上一场巨大的灾难,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多的时间,波及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数千万人的伤亡,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痛苦和损失,战争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四大帝国的崩溃——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战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一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开始争取独立和自由,一战还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如飞机、坦克、毒气等新式武器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和作战方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这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要铭记战争的残酷,更要从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