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地球表面,水占据了约七成的面积,而这片蓝色的世界又被划分为海与洋,虽然它们都是巨大的水体,但海与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不仅体现在地理特征上,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从定义和范围来看,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它远离大陆,面积广阔,全球共有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它们相互连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连续的水体,洋的面积非常大,例如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其面积约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而海则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它靠近大陆,面积相对较小,海通常被陆地、岛屿或半岛所包围,与大洋之间通过海峡或水道相连,像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属于海的范畴。

深度方面,洋的深度普遍较大,大洋的平均深度可达数千米,在一些海沟区域,深度更是惊人,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超过了 11000 米,是世界海洋的最深点,相比之下,海的深度较浅,一般在几百米到数千米之间,以渤海为例,它的平均深度仅约 18 米,最深的地方也不过 85 米左右。
海水的物理性质也存在差异,洋的水温、盐度等物理性质相对稳定,由于洋的面积大,受陆地影响较小,其水温的变化主要受纬度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在同一纬度上水温较为均匀,盐度方面,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35‰,变化范围较小,而海的物理性质则受陆地和气候的影响较大,靠近河流入海口的海,由于大量淡水的注入,盐度会明显降低,海的水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的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大。
在生态系统上,洋和海也各自有着独特的生态特征,洋由于环境相对稳定,拥有许多独特的深海生物,这些生物适应了高压、低温、黑暗的环境,形态和生理特征都非常特殊,深海中的巨型乌贼、深海鮟鱇鱼等,而海靠近陆地,为许多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近海海域是众多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繁殖和觅食场所,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像我国的舟山渔场,就是因为处于东海海域,有着适宜的水温、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良好的水流条件,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渔场。
对于人类活动而言,海与洋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海由于靠近陆地,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进行渔业、航运、旅游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沿海地区的人们依靠海洋渔业维持生计,海上航运更是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许多海滨城市都发展了旅游业,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洋风光,而洋虽然在航运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环境复杂、距离陆地较远,开发和利用的难度相对较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大洋的探索和开发也在逐渐增加,如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等。
海与洋虽然同属海洋的范畴,但它们在定义范围、深度、物理性质、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深入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片蓝色的世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