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减法运算是基础且重要的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而“借十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掌握“借十法”不仅能帮助孩子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还能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怎么教孩子借十法呢?
建立基础概念
在教授借十法之前,要确保孩子对数字的组成和分解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实物操作,像用小棒、积木等,让孩子直观地了解 10 可以分成 1 和 9、2 和 8、3 和 7 等,以及几个一和一个十合起来是十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数字分解游戏”,家长说出一个 10 以内的数,让孩子快速说出能和它组成 10 的另一个数,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孩子对数字组合的敏感度,为学习借十法做好铺垫。

引入问题情境
单纯地给孩子讲解借十法的规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枯燥和抽象,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孩子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借十法的作用,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小兔子有 13 根胡萝卜,它要送给小猴子 5 根,那小兔子还剩下几根胡萝卜呢?”引导孩子列出算式 13 - 5,然后让孩子尝试自己思考如何计算,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适时引出借十法。
直观演示借十过程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借十法的原理,可以借助实物进行直观演示,以 13 - 5 为例,拿出 13 根小棒,10 根捆成一捆,3 根单独放,要减去 5 根,单根的 3 根不够减,这时候就从那捆 10 根的小棒中解开,拿走 5 根,剩下 5 根,再和原来的 3 根合起来就是 8 根,通过这样的操作,让孩子清楚地看到“借十”的过程,即把 13 分成 10 和 3,先算 10 - 5 = 5,再算 5 + 3 = 8。
引导孩子操作实践
在进行了直观演示后,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小棒或其他实物,重复刚才的计算过程,在孩子操作时,家长或老师要在旁边引导,让孩子一边操作一边说出计算步骤,在计算 15 - 7 时,让孩子先把 15 分成 10 和 5,然后从 10 里面减去 7 得到 3,最后把 3 和 5 相加得到 8,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孩子能更深刻地理解借十法的运算过程。
强化练习与巩固
学习了借十法后,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孩子的掌握程度,可以准备一些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难度,开始时可以是如 11 - 2、12 - 3 这样的题目,让孩子熟练掌握借十法的基本步骤,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再增加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计算过程,加深对借十法的理解。
多样化教学与鼓励
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程度都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实物操作和书面练习,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制作加减法卡片,和孩子进行抢答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当孩子计算正确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教孩子借十法需要耐心和细心,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一定能够熟练运用借十法进行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开个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