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内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段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的时期,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探究国共内战持续的时间,需要从其复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去梳理。
国共内战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和解放战争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年内战,起始于 1927 年,这一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势力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1927 年 8 月 1 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此后,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建立了众多革命根据地,而国民党则凭借其掌握的国家政权和军事力量,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多次“围剿”,双方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军事对抗和政治斗争,直到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是国共内战的第二个阶段,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恢复其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于 1946 年 6 月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等阶段,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至 21 日,由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 3 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国民党残余势力仍在一些地区负隅顽抗,到 1950 年 6 月,大规模作战行动基本结束。
从 1927 年到 1937 年的十年内战,加上 1946 年到 1950 年的解放战争时期,若将两个阶段连贯起来看,国共内战在时间跨度上大约是 14 年,严格意义上的解放战争(全面内战)是从 1946 年到 1950 年,约 4 年时间。
国共内战这段历史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两种不同政治理念、社会制度的碰撞,它让中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牺牲,也最终促使中国人民选择了符合自身利益和历史发展潮流的道路,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好地面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