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人类对公平、正义、富裕和自由的美好向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只能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以维持基本的生存,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取代资本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就是要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生产力,则是要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推动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社会财富才能不断增加,才能为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提供物质基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同样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支撑,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显示出其优越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
在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任务,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我们必须始终牢记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探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