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三码”这个词,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和政策环境下,“三码”的查验成为了常见的防控或管理手段,三码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健康码
健康码是疫情防控期间应运而生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结合个人的出行、健康等信息生成的一个二维码,通常分为绿码、黄码和红码三种颜色。

- 绿码:代表持码人健康状况良好,在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正常通行,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在没有异常情况时,健康码都会显示为绿色,这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保障。
- 黄码:一般表示持码人可能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比如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过时空交集等,持黄码人员通常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并按照当地规定进行一定时间的健康监测,限制部分场所的进入。
- 红码:意味着持码人是高风险人员,可能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者是与这些人员有密切接触等情况,红码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隔离管控措施,进行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直到满足解除条件。
健康码的推出,极大地方便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通过数字化手段快速识别人员的健康风险状况,提高了防控效率,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行程码
行程码,全称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它主要是通过分析手机信令数据,来判断用户过去 7 天内的行程轨迹,行程码以绿色小卡片的形式呈现,上面会显示用户去过的省市(停留时间超过 4 小时),如果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相应的省市名称会用星号标记。 行程码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的流调辅助作用,通过查看行程码,相关部门可以快速了解人员的流动情况,判断是否有来自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进入,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于个人来说,行程码也是证明自己行程轨迹的一个重要凭证,在出行、入住酒店等场景中经常需要出示。
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通过对人体的样本(如咽拭子、鼻拭子等)进行核酸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一种证明,一般会标明检测时间和检测结果。 在疫情期间,很多场所都要求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比如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进入商场、超市、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不同的地区和场景对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时间要求可能不同,有的要求 24 小时内,有的要求 48 小时内,还有的要求 72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防线,它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隐匿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三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防控体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三码”的应用也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它们始终是保障社会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工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配合相关的查验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卫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