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蓝色画卷中,海洋占据着绝大部分的面积,对于我国而言,海洋国土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还承载着国家的安全、经济和发展的多重战略意义,我国海洋国土究竟包括哪些区域呢?
我国海洋国土涵盖了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着独特的法律地位和权益内涵。

内水是我国海洋国土中最靠近陆地的部分,它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至海岸线的海域,内水如同国家的“内院”,完全处于国家主权的管辖之下,我国的渤海就是典型的内水,渤海三面环陆,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渤海内分布着众多的岛屿、海湾和港口,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渔业基地、石油资源产区和海上交通要道,在这片海域,我国拥有绝对的管辖权,可以制定并执行自己的法律法规,外国船舶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内水的存在为我国的海洋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屏障,也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领海是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我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十二海里,领海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国家对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权利,我国的领海区域分布在我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周边,在领海范围内,我国有权对一切人和物行使管辖权,不过根据国际法,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即外国非军用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前提下,可以迅速不停地通过我国领海,领海的划定明确了我国在海洋上的主权范围,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基础。
毗连区是连接领海并在领海之外,由沿海国对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管制权的一个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二十四海里,毗连区是领海之外的一个缓冲区,它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障国家在领海及其附近海域的某些特殊利益,在毗连区内,我国可以为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境出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行使管制权,虽然沿海国对毗连区的管辖权限相对领海有所不同,但它对于维护国家的海洋秩序和安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在专属经济区内,我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及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等方面的管辖权,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自由,我国的专属经济区面积广阔,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开发和利用专属经济区的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陆架是指沿海国陆地领土在海水下的自然延伸部分,它是陆地的自然延伸直至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二百海里,则扩展到二百海里的距离;如果超过二百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三百五十海里,我国拥有广阔的大陆架,大陆架上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我国对大陆架的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有权在大陆架上进行勘探和开发活动,大陆架的划定和开发利用,对于保障我国的海洋资源权益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的海洋国土是一个由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多个区域组成的复杂而庞大的体系,这些区域共同构成了我国在海洋上的权益版图,是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海洋国土的安全和权益,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我们应当增强海洋意识,积极参与海洋事务,共同守护好这片广袤的蓝色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