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儿童娱乐世界里,“做假水”成为了一种颇受孩子们欢迎的手工活动,那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假水,在孩子们眼中仿佛是充满魔力的珍宝,吸引着他们投身到制作的乐趣中,这看似简单又好玩的“做假水”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危险。
所谓“做假水”,就是利用各种化学原料调配出类似水状的液体,通常还会添加色素、香料等,让其外观和气味更具吸引力,孩子们热衷于购买各种“做假水”的套装材料,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精心调制,看着不同的液体混合、变化,最后形成那梦幻般的假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兴奋。

但这些用于制作假水的原料,很多都存在安全隐患,其中常见的硼砂,是一种毒性较高的化学物质,硼砂进入人体后,会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硼酸,而硼酸在人体内有积存性,会妨碍消化酶的作用,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时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对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的儿童来说,硼砂的危害更为明显,哪怕是少量接触,也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除了硼砂,制作假水中使用的色素和香料也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这些人工合成的物质可能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甲醛等,长期接触或误食这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假水,会对孩子的皮肤、呼吸道、眼睛等造成刺激,引发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孩子们在制作假水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够规范,很容易发生意外,不小心将原料溅到眼睛里、误食原料等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这些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家长和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做假水”的潜在危险,引导孩子们远离这类存在安全隐患的活动,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更加安全、健康的手工活动,如折纸、绘画、黏土制作等,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
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做假水”材料市场的监管,严格把控这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杜绝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流入市场,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远离“做假水”带来的危险,在真正有益的活动中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