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绿色是大自然最灵动的色彩,树木则是这绿色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主角,而植树节,就如同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提醒着我们关注树木、爱护自然,植树节是什么时候呢?
植树节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时间设定,就我国而言,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日期的确定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孙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视林业建设,早在1915年,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政府就颁令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之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

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从气候上来说也有其科学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3月中旬正是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土壤湿度适宜,非常有利于树木的种植和生长,此时种下的树苗,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生长,能够更好地扎根土壤,在后续的季节里茁壮成长。
除了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了植树节,不过时间各有不同,美国的植树节是每年4月最后一个星期五;泰国把每年9月24日定为植树节;巴西的植树节是9月21日,这些不同的时间设定,大多是根据各国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来确定的,目的都是为了选择最适合树木生长的时机来开展植树活动。
植树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在特定的一天种下一棵树,它更像是一个绿色的信号,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树木是大自然的守护者,它们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还能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衍的场所,通过参与植树节活动,我们每个人都能为改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植树节这一天,无论是学校组织学生们去郊外植树,还是社区号召居民在小区里种下树苗,亦或是企业员工一起参与植树公益活动,都让我们更加贴近自然,感受到植树造林的乐趣和意义。
当我们知道植树节是什么时候的同时,更应该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价值和社会责任,让我们在每年的植树节,拿起铁锹,种下希望,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让地球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