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首童谣,如同一根无形的线,将我们的思绪紧紧缠绕在传统节日的脉络上,而腊月三十,就像是这条线上最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腊月三十,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也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被一种温馨而祥和的氛围所笼罩,在外漂泊的游子,无论距离家乡多远,都会想尽办法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这一天,回家的路显得格外漫长却又格外温暖,每一步都承载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期盼。

走进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张贴在门上的红彤彤的春联,春联上工整的字迹,或祈福,或咏志,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抹鲜艳的红色,不仅装点了节日的气氛,更传递着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而那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就像一个个温暖的小火球,照亮了回家的路,也照亮了人们心中那份对家的眷恋。
厨房里,是忙碌而热闹的景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工合作,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奶奶熟练地擀着饺子皮,那一片片薄如蝉翼的饺子皮在她的手下飞舞;妈妈精心地调配着馅料,各种食材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爸爸则在一旁烧着柴火,那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是在为这温馨的场景奏响欢快的乐章,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在一旁帮忙递东西,时不时地还会偷偷尝一口馅料,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年夜饭,是腊月三十最重要的仪式,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鱼,有寓意着团圆美满的汤圆,还有代表着步步高升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食,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这一顿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家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是亲情的凝聚。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的传统习俗,晚会上精彩的节目,让大家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感动落泪,在这个过程中,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又珍贵,一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显得那么温馨而美好。
随着午夜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正式来临,窗外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烟花声,那绚烂多彩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如同一场华丽的盛宴,孩子们兴奋地跑出门外,欢呼雀跃地看着烟花,老人们则在一旁默默地祈福,希望新的一年家人平安健康,生活幸福美满。
腊月三十,是家的温暖,是年的韵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与家人团聚,感受着亲情的温暖;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怀揣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将这份温暖和幸福永远铭记在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