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简称民革,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民革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斗争中,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逐步发展起来的,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民革在国家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关注“三农”问题、社会法治建设等领域,通过调研、提案等方式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民主同盟
简称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民盟于1941年3月在重庆成立,当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民盟长期致力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繁荣,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领域的参政议政方面成果显著。
中国民主建国会
简称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1945年12月16日,民建在重庆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民建在经济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等问题,积极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建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主促进会
简称民进,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1945年12月30日,民进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民进始终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积极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实践,同时在文化建设、出版事业等领域也积极发声,为提高国民素质、推动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中国农工民主党
简称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1930年8月9日,邓演达等同志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在医疗卫生改革、环境保护、人口政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致公党
简称致公党,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组成,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于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致公党充分发挥与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在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和国际友好交往发挥了独特作用。
九三学社
简称九三学社,主要由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与民主科学精神,在重庆组织了民主科学座谈会,1946年5月4日,为纪念五四运动,民主科学座谈会更名为九三学社,九三学社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普宣传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简称台盟,是由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1947年11月12日,台盟在香港成立,台盟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不懈努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主政治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种独特的政党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特点,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