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场智慧与策略的较量,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象棋的玩法。
棋盘与棋子
象棋棋盘由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棋盘中间未画直线的地方叫“河界”,象征着楚汉相争的鸿沟,棋盘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宫”,它是双方将帅活动的区域。

象棋的棋子分为红、黑两组,每组各十六个,分别由七种棋子组成,红方棋子为帅、仕、相、车、马、炮、兵;黑方棋子为将、士、象、车、马、炮、卒,双方的棋子除了“帅”和“将”、“仕”和“士”、“相”和“象”、“兵”和“卒”名称不同外,功能和走法是完全一样的。
棋子走法
- 帅(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先方判负。
- 仕(士):是帅(将)的贴身护卫,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走法是只能沿“九宫”内的斜线走动一格,不能横走或竖走。
- 相(象):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走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田”字中心有一个棋子,相(象)就不能跳过,俗称“塞象眼”。
- 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正前方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但在吃子时,必须跳过一个棋子,我方的和敌方的都可以,俗称“炮打隔子”。
- 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了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步一步走。
吃子规则
象棋中,一方的棋子可以走到对方棋子所在的交叉点上,并把对方的棋子吃掉,将其从棋盘上拿走,不同棋子的吃子方式与其走法相同,例如车按照直线走法吃掉所在直线上的对方棋子,马按照“马走日”的规则吃掉对方棋子等,但要注意,帅(将)不能直接吃掉对方的帅(将),必须通过其他棋子的配合来实现对对方帅(将)的攻击。
胜负判定
- 将死: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使其无法躲避,即被“将死”,此时被将死的一方判负。
- 困毙:一方的棋子没有任何合法的移动位置,形成被困住的局面,也判负。
- 认输:一方主动认输,则另一方获胜。
- 超时: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一方没有完成规定的步数或用完了所有的时间,判负。
特殊规则
- 长将:一方连续不断地将军,且将法循环反复,经警告后仍不改变,判负。
- 长捉:一方连续追捉对方的非过河兵(卒)或没有保护的棋子,经警告后仍不改变,判负。
象棋玩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无穷的变化和深刻的哲理,每一步棋都需要深思熟虑,既要考虑眼前的得失,又要谋划长远的战略,通过学习和实践象棋玩法,我们不仅能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还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象棋的棋盘上,感受智慧的碰撞,享受博弈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