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当春日的最后一抹芬芳还在空气中萦绕,立夏的脚步便匆匆而至,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不仅宣告着夏天的正式登场,更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立夏吃鸡蛋这一传统习俗,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传递着古老的智慧与浓浓的温情。
关于立夏吃鸡蛋的由来,有着诸多有趣的传说,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那年立夏,华佗为了拯救被奸臣迫害的阿斗,想出一计,他告诉阿斗的母亲,在立夏这天煮上囫囵蛋给阿斗吃,再套上丝线网兜挂在脖子上,可保孩子平安健康,阿斗依言照做,果真安然无恙,从此,民间便有了立夏吃鸡蛋的习俗,寓意着孩子吃了鸡蛋能像鸡蛋一样“骨碌碌”地健康成长,无病无灾。

在民间,立夏吃鸡蛋还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俗语,这看似夸张的说法,实则蕴含着人们对健康体魄的美好期许,鸡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在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出现身体疲劳、食欲不振等情况,此时吃鸡蛋,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又能增强体力,为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天做好准备,就像一颗小小的能量球,鸡蛋在立夏这个特殊的节气里,发挥着大大的作用。
立夏吃鸡蛋的习俗,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亲情的凝聚和传承,在立夏前一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母亲们早早地从集市上挑选新鲜的鸡蛋,精心清洗后放入锅中,加入茶叶、桂皮、八角等香料,煮出一锅香气四溢的茶叶蛋,孩子们围在锅边,眼巴巴地望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煮好的鸡蛋,有的被直接剥壳食用,那浓郁的茶香和蛋香在口中交融,让人回味无穷;有的则被装进用彩色丝线编织而成的网兜中,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孩子们戴着鸡蛋,就像戴上了一份专属的节日勋章,满心欢喜地与小伙伴们互相“斗蛋”,大家用鸡蛋的尖头去碰撞对方的鸡蛋,谁的鸡蛋先破,谁就输了,欢声笑语回荡在大街小巷,成为了立夏时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立夏吃鸡蛋的习俗依然在许多地方保留着,我们在享受这一传统美食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立夏吃鸡蛋,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节气的变化,品味岁月的流转,每一个鸡蛋,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次立夏吃鸡蛋的仪式,都像是一场与过去的对话,让我们在传承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立夏已至,让我们一起煮上一锅鸡蛋,品尝这份传统美食,感受那份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里,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迎接夏天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