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作为一种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棋类游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锻炼思维、培养耐心和专注力的绝佳途径,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围棋的世界,了解一些围棋的基础知识。
棋盘与棋子
围棋棋盘是一个由纵横各 19 条线交叉组成的网格,形成了 361 个交叉点,这些交叉点就是棋子落子的位置,棋盘上有九个比较大的黑点,被称为“星位”,正中间的星位又叫做“天元”。

围棋的棋子分为黑白两色,黑子 181 枚,白子 180 枚,在对局时,黑子先下,双方交替落子于棋盘的交叉点上。
气与提子
“气”是围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交叉点就是这个棋子的“气”,一个棋子有上下左右四个气,如果一个棋子的气被对方的棋子全部占据,那么这个棋子就没有气了,就要从棋盘上被提掉。
当多个棋子连在一起时,它们的气是共同拥有的,两个棋子连在一起,它们就有六口气(除去它们相连的那个交叉点),当这些相连棋子的气都被对方棋子占据时,这一串棋子就要被提掉,提子是围棋中吃掉对方棋子的一种方式,是获取优势的重要手段。
禁入点
在围棋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则叫做“禁入点”,如果一方下子后,该子或该子所在的整体棋子立即处于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掉对方的棋子,那么这个点就是禁入点,该方不能在这个点落子,如果下子后虽然自己的棋子无气,但同时能提掉对方的棋子,那么这个点就不是禁入点。
胜负判定
围棋的胜负判定相对复杂一些,在现代围棋比赛中,通常采用数子法或数目法来确定胜负。
数子法是计算双方在棋盘上实际占有的交叉点数量,为了平衡先后手的优势,黑方通常要贴目(在计算胜负时给白方一定的补偿点数),一般在中国规则中,黑方贴 3 又 3/4 子,当双方下完棋后,把死子清理掉,然后计算双方的子数,谁的子数多谁就获胜。
数目法主要流行于日本和韩国,它是计算双方所围空的交叉点数量加上提掉对方棋子的数量,同样,黑方也要贴目,贴目数量一般为 6.5 目或 7.5 目,比较双方的目数,目数多的一方获胜。
基本定式
定式是指在围棋布局阶段,双方在角部经过多次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相对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下法,学习定式可以让我们在对局的开始阶段有一个良好的布局基础,避免出现明显的错误,常见的定式有星定式、小目定式等,每个定式都有其特定的变化和应用场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理解。
布局原则
在围棋的布局阶段,有一些基本的原则需要遵循,首先是占角,角部是最容易围空和发展的地方,所以在开局时要优先抢占角部,然后是守角和挂角,守角可以巩固自己在角部的地盘,挂角则是对对方角部进行攻击和干扰,接着是向边上发展,边的价值仅次于角,通过在边上展开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后要注意棋子之间的配合和均衡,避免出现过于集中或分散的局面。
掌握这些围棋基础知识只是迈向围棋高手之路的第一步,围棋的魅力在于它的变化无穷,每一局棋都有不同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总结,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围棋水平,领略到围棋更深层次的乐趣和智慧,希望大家都能在围棋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