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其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画卷、个性鲜明的众多英雄形象,在文学宝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却长久以来存在着诸多争议和谜团。
关于《水浒传》作者最广泛认可的说法是施耐庵,也有施耐庵与罗贯中合著的观点。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他大约生活在1296年至1370年之间,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其祖籍说法不一,有江苏兴化、浙江钱塘等不同观点。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对经史子集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他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天赋,在当地颇具才名,据说他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他曾在钱塘(今浙江杭州)为官,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仅任职两年便弃官回乡,潜心著书立说。
动荡不安的元末社会,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这为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困苦,各地反抗元朝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他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人民的苦难,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思想,他通过《水浒传》,以艺术的手法描绘了一场农民起义从兴起、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如仗义疏财的宋江、勇猛无畏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等,这些人物形象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也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入人心。
而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大约生活在1330年至1400年,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国演义》,有观点认为罗贯中是施耐庵的门生,他在施耐庵创作《水浒传》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加工和润色,在《水浒传》流传的过程中,版本众多,其中一些版本的署名就有罗贯中,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罗贯中的文学造诣极高,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历史知识,他参与《水浒传》的创作,可能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文学色彩和历史底蕴。
尽管对于《水浒传》作者的争议仍在继续,但无论是施耐庵独立创作,还是施耐庵与罗贯中合著,都无法掩盖《水浒传》这部作品的光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也让我们对其作者的创作历程和文学成就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探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关于《水浒传》作者的真相会逐渐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