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语境中,“双非”这个词频繁出现在考生、家长以及关注教育动态的人群的讨论里。“双非”究竟是什么呢?
“双非”是一个相对简洁的概念,它指的是既非“985工程”高校,也非“211工程”高校的普通高等学校。“985工程”和“211工程”是我国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提升高校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而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

“211工程”启动于1995年,旨在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府和一批重点学科,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入选“211工程”的高校在国家的支持下,在师资力量、科研经费、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得到了优先的保障和发展,而“985工程”则是1998年5月正式启动的,目标是形成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985工程”高校共有39所,它们都是从“211工程”高校中选拔出来的顶尖院校,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
相比之下,“双非”高校没有“985”“211”的光环加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缺乏实力和特色,许多“双非”高校在特定领域有着卓越的表现和深厚的积淀,深圳大学,虽然是一所“双非”院校,但凭借其地处深圳这一创新活力之城的地理优势,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在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培养出了大量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再如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新兴的“双非”高校,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和顶尖人才,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
还有一些行业特色鲜明的“双非”高校,在各自的领域堪称翘楚,像上海海关学院,在海关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我国海关系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南京审计大学,是我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在审计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考生来说,在选择高校时,“双非”高校不应被忽视,虽然“985”“211”高校在综合实力和社会认可度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双非”高校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机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志向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综合考虑高校的学科实力、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因素,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
“双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了解“双非”是什么,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为个人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