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长河中,十位杰出的将领被授予大将军衔,他们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国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们的排名顺序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综合考量。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的授衔典礼上,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这就是广为人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军。

排在首位的是粟裕将军,粟裕以其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闻名于世,在解放战争中,他指挥了一系列经典战役,孟良崮战役,他果断决策,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淮海战役,粟裕作为主要指挥者之一,运筹帷幄,以60万对80万,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全党全军的高度认可,当之无愧地排在十大将军之首。
徐海东将军位列第二,徐海东被誉为“中国的夏伯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身先士卒,多次负伤,身上留有17处伤疤,他领导的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独树一帜,率先到达陕北,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创造了有利条件,他顾全大局,在关键时刻将自己部队的大部分物资和经费支援给中央红军,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克诚将军排在第三,黄克诚一生刚正不阿,敢于直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领导部队开辟和巩固了多块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他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在进军东北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他还长期负责军队的后勤和政治工作,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赓将军排在第四,陈赓是一位传奇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惊险与传奇色彩,早年他曾救过蒋介石的命,但后来毅然投身革命,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的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陈谢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和陈粟大军的作战,为战略反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家卫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谭政将军位居第五,谭政是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他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撰写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文献,对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萧劲光将军排在第六,萧劲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主要创建者,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部队参加了许多重要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受命组建海军,为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他在海军司令员的岗位上任职长达30年,为我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云逸将军排在第七,张云逸是一位资历深厚的革命家,他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北伐战争等,1929年,他与邓小平一起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以其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全军将士的尊敬。
罗瑞卿将军排在第八,罗瑞卿长期担任公安部长,为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参加了许多重要战役,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他以其坚定的政治立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深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信任。
王树声将军排在第九,王树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指挥部队多次粉碎敌人的“围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也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军事教育和军事科研工作,为培养军事人才和推动军事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许光达将军排在第十,许光达是我军装甲兵的主要创建者,他在革命战争中表现英勇,多次负伤,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请求降低自己的军衔,这种高风亮节的品质令人敬佩,他受命组建装甲兵,为我国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大将军的排名顺序,是综合考虑他们的革命资历、战功、职务、对军队建设的贡献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的,他们虽然排名有先后,但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将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