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拼音的学习体系中,整体认读宛如一座独特的桥梁,它连接着声母、韵母的基础学习与完整汉字读音的准确掌握,在整个汉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整体认读,就是不需要拼读,直接读出的音节,它们与一般的拼音拼读规则有所不同,是汉语拼音中的特殊存在,在汉语拼音里,一共有 16 个整体认读音节,分别是 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这些音节在日常的语言学习和交流中频繁出现,是我们准确发音、理解汉字的关键。

从学习顺序来看,整体认读音节通常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声母、韵母知识后开始学习的,以“zhi、chi、shi、ri”为例,它们和声母“zh、ch、sh、r”外形相近,但发音却有明显区别,声母发音轻短,而整体认读音节发音更饱满、更响亮,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是一个需要仔细分辨和练习的过程,通过反复地跟读、模仿,学生逐渐能够准确发出这些音节的读音,比如在学习“zhi”时,老师会让学生先感受“zh”的发音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嘴巴稍微放松,发出“i”的音,最终形成完整的“zhi”音,这个过程不仅考验学生的听力和发音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zi、ci、si”这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与声母“z、c、s”也存在类似的关系,它们是平舌音的代表,在汉语发音中有着重要地位,准确掌握这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对于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避免发音混淆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发音,利用顺口溜“z、c、s 是声母,发音轻短要记住;zi、ci、si 整体认,发音长又响当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yi、wu、yu”这一组整体认读音节则与单韵母“i、u、ü”紧密相关,当“i、u、ü”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独立成音节时,就以整体认读音节的形式出现,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拼写规则,üe”在遇到“y”时要去掉两点变成“ye”,“üan”遇到“y”变成“yuan”等,这些规则虽然有些复杂,但却是汉语拼音体系严谨性的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牢记这些规则,才能准确地书写和发音。
整体认读音节的学习对于汉字的认读和理解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阅读和识字过程中,我们会频繁遇到由整体认读音节组成的汉字,只”“吃”“是”等字,它们的读音就是由相应的整体认读音节构成,如果学生不能准确掌握整体认读音节,就会在识字和阅读中遇到困难,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学习拼音输入法时,整体认读音节也是快速输入汉字的基础,熟练掌握它们,能够提高打字速度和准确性,为日后的信息交流和学习提供便利。
整体认读音节是汉语拼音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对声母、韵母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又是通向准确认读汉字、流畅阅读和交流的重要桥梁,通过认真学习和反复练习,学生能够跨越这座桥梁,在汉语学习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