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三俗”这个词汇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讨论中。“三俗”是什么意思呢?深入了解“三俗”的含义,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文化现象、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三俗”指的是低俗、庸俗、媚俗,这三个概念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又各自具有独特的内涵。

低俗,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的低级、恶俗,往往以迎合部分人低级趣味为目的,它可能表现为一些充满暴力、色情、血腥等不良元素的文化作品或行为,某些网络小说中充斥着大量露骨的性描写,毫无文学价值和正面意义可言,只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满足一些人不健康的好奇心和欲望,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也存在着一些以恶搞、侮辱他人为乐的低俗视频,这些视频不仅没有给观众带来积极的影响,反而污染了网络环境,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
庸俗则侧重于缺乏高雅的情趣和格调,追求物质享受和表面的虚荣,庸俗的文化现象常常表现为对金钱、权力的过度崇拜,以及对流行文化的盲目跟风,一些电视相亲节目中,部分嘉宾公开宣扬“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观,这种赤裸裸的拜金主义言论反映了一种庸俗的思想观念,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推出一些粗制滥造、缺乏创意的商品,仅仅是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心理,而不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这也是庸俗文化在商业领域的体现。
媚俗是指刻意迎合、讨好大众,以获取关注和认可,媚俗的文化作品往往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精神,只是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和喜好,一些流行歌曲为了追求商业成功,歌词内容空洞无物,旋律也缺乏新意,只是简单地重复一些流行的元素和套路,以吸引广大听众,在一些电影创作中,也存在着媚俗的现象,为了票房而拍摄一些缺乏深度和内涵的商业大片,过度依赖特效和明星效应,而忽视了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
“三俗”现象的存在对社会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它不仅会腐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还会阻碍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破坏社会的文化生态,抵制“三俗”,倡导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坚决打击“三俗”文化的泛滥,文化工作者要秉持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努力创作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作品,引领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广大民众也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增强对“三俗”文化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三俗”文化的侵蚀。
了解“三俗”是什么意思,认清“三俗”现象的本质和危害,共同努力抵制“三俗”,才能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让人们享受到更加丰富、健康、有价值的精神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