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具体是哪三个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解读。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党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党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都是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在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