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向来是季节交替的重要标志,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总会不禁问上一句:今日几点立秋?
立秋的时间并非固定不变,它遵循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一般在每年公历 8 月 7 - 9 日交节,要确定今日具体几点立秋,需要依据精确的天文计算,这些计算综合了太阳黄经等诸多天文因素,以确保准确界定立秋的时刻。

立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节点,它在古代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天子会率领三公九卿到西郊迎秋,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民间也有“贴秋膘”“啃秋”等习俗。“贴秋膘”是因为经过炎热的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佳、身体消瘦,到了立秋这一天,就会吃炖肉、烤肉等美食,以补充身体能量,恢复元气。“啃秋”则是在立秋当日吃西瓜、香瓜等,寓意着将夏天的暑气一口啃掉,迎接凉爽的秋天。
从气候上来说,虽然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天气马上就会凉爽起来,民间有“秋老虎”的说法,指的是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气温依然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让人感觉闷热难耐,立秋之后,昼夜温差会逐渐加大,夜晚会有丝丝凉意,这也是季节转换的一个明显信号。
对于农民而言,立秋是至关重要的时节。“立秋十天遍地黄”,此时农作物生长进入关键阶段,玉米、大豆等作物开始灌浆结实,棉花也进入结铃盛期,农民们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田间管理,为秋季的丰收做好准备,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后的降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滋润着大地,也滋润着农民们期盼丰收的心田。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当我们询问“今日几点立秋”时,不仅仅是在关注一个节气的到来,更是在寻找一种与自然的连接,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季节的更替,品味立秋带来的独特韵味,让我们在立秋的时光里,回顾夏日的热情,展望秋日的收获,带着对生活的热爱,迎接新季节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