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当这豪迈的诗句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响,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感受到了革命者们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不到长城非好汉”,短短七个字,却有着千钧之力,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它不仅是一道雄伟的军事防御工事,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伟大体现,在古代,长城是抵御外敌的屏障,无数的将士在这里浴血奋战,守护着家园的安宁;在近代,长城又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精神旗帜。“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话语,激励着无数人踏上长城,去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和民族的精神,它告诉我们,只有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于攀登人生的高峰,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而其下一句“屈指行程二万”,则将我们的视野从长城的雄伟壮观拉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长征岁月,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红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翻雪山、过草地,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屈指行程二万”,看似轻描淡写,却饱含着红军战士们的血汗和牺牲,这二万五千里的征程,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一次信仰的考验、意志的磨砺,每一步都凝聚着红军战士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豪情壮志,它不仅仅是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深刻诠释,在当今时代,虽然我们不再面临战争的硝烟和生死的考验,但“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所蕴含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会觉得目标遥不可及,困难难以克服,但当我们想起“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时,就应该鼓起勇气,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像红军战士们在长征中一样,不畏惧困难,不退缩逃避,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屈指行程二万”则提醒我们,成功往往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漫长的坚持,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去奋斗。
这两句诗也让我们明白,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员,我们的努力和奋斗都将汇聚成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大力量,就像长城是由一块块砖石堆砌而成一样,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是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拼搏和奉献铸就的。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两句诗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敢于挑战自我,勇于担当责任,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国家的梦想而不懈奋斗,让我们铭记这豪迈的诗句,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