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当第一缕秋风轻轻拂过,宣告着立秋的到来,在岁月的长河中,立秋吃饺子这一传统习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在古代,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更是农事中的关键节点,经过漫长炎热的夏季,人们的身体消耗较大,食欲也有所减退,而到了立秋,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意思是在这个时节要通过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来补充夏季流失的能量,以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饺子,便成了“贴秋膘”的绝佳选择。

饺子,形似元宝,寓意着财富和好运,它的馅料种类繁多,可荤可素,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在立秋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那场面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和温馨感,在北方的许多地区,立秋吃饺子的习俗尤为盛行,老人们常说,立秋吃饺子,秋天不生病,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实则蕴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与祝福。
一大早,主妇们就会走进厨房,精心准备包饺子所需的食材,先将新鲜的猪肉或羊肉洗净剁碎,加入葱姜、调料,搅拌成香喷喷的肉馅,再把白菜、韭菜、胡萝卜等蔬菜切碎,与肉馅混合在一起,那色泽鲜艳、香气扑鼻的饺子馅便大功告成了,将面粉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开始擀面皮了,擀面皮可是个技术活,只见那擀面杖在主妇们的手中飞快地转动,一张张薄厚均匀、圆溜溜的面皮便出现在案板上。
孩子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围在一旁,学着大人的样子包饺子,虽然包出来的饺子形状各异,有的像小枕头,有的像月牙,但每一个饺子都饱含着孩子们的快乐和对节日的期待,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房间。
当一个个包好的饺子整齐地排列在案板上时,仿佛是等待检阅的士兵,水烧开后,将饺子小心翼翼地放入锅中,看着它们在翻滚的水中上下浮动,如同欢快的鱼儿,不一会儿,饺子就煮熟了,捞出盛在盘子里,再浇上一些醋和辣椒油,那香味瞬间弥漫开来,让人垂涎欲滴。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感受着食物带来的满足和温暖,在品尝饺子的过程中,大家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饺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家庭情感的纽带,它将一家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立秋吃饺子,这一传统习俗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承着,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线,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在袅袅的烟火中,锁住秋日的温情,留住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