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癣”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词汇,很多人都可能遭遇过或听说过各种癣病,癣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它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每种癣的症状、成因和治疗方法都有所差异,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常见的癣的种类。
头癣
头癣主要发生于头皮和头发,是一种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毛发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儿童,根据致病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头癣又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四种类型。

- 黄癣:俗称“秃疮”或“癞痢头”,由许兰毛癣菌引起,典型的损害为碟形硫磺色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发无光泽,参差不齐,病发基底发红,瘙痒明显,若不及时治疗,可形成萎缩性瘢痕,导致永久性秃发。
- 白癣:主要由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初起为白色鳞屑性局限斑片,其上头发变为灰暗,稍有痒感,病发一般在距头皮2-4mm处折断,外围白色菌鞘,到青春期可自愈,愈后不留瘢痕。
- 黑点癣:由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引起,表现为多数散在点状鳞屑斑,病发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状,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可留有点状瘢痕和秃发。
- 脓癣:多由亲动物性或亲土性真菌引起,表现为化脓性毛囊炎,形成暗红色境界清楚的圆或椭圆形脓肿,表面柔软,有多个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愈后常留瘢痕,引起永久性脱发。
体癣和股癣
- 体癣: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光滑皮肤上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继之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形成境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自觉瘙痒,搔抓后可引起继发感染。
- 股癣: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和肛周的皮肤癣菌感染,实际上是发生在特殊部位的体癣,多见于男性多汗者,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腹股沟处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边界清楚,瘙痒剧烈,由于该部位皮肤薄嫩,摩擦和潮湿等因素易导致病情加重,且容易复发。
手足癣
- 手癣:俗称“鹅掌风”,是发生于手掌、手指间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引起,临床表现多样,可分为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和浸渍糜烂型,水疱鳞屑型可见散在或群集的小水疱,伴有瘙痒,水疱干涸后脱屑;角化过度型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浸渍糜烂型常见于指缝,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有明显瘙痒。
- 足癣:俗称“脚气”,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与手癣类似,也分为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和浸渍糜烂型,足癣的发病率高于手癣,这与足部多汗、潮湿、透气性差等因素有关,足癣不仅会引起瘙痒、疼痛等不适,还可能引发丹毒、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
甲癣
甲癣又称灰指甲,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甲板增厚、变色(可为灰白色、黄色、褐色等)、表面凹凸不平、变脆易碎、甲分层等,甲癣病程缓慢,若不治疗可迁延终生,由于甲板的特殊结构,药物难以渗透,因此甲癣的治疗相对困难,疗程较长。
了解癣的种类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癣病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癣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癣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