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领域,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是常见的给药方式,它们各自有着特定的缩写,这些缩写在病历书写、医嘱记录以及医护人员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皮下和皮内注射的缩写,对于准确执行医疗操作、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其英文表述为 “Subcutaneous injection”,缩写为 “H” 或 “sc” 、“sub - q” ,皮下组织的血管相对较少,药物吸收速度较肌肉注射慢,但比皮内注射快,常用于需要缓慢、持续吸收的药物,如胰岛素、低分子肝素等,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通过皮下注射可以使药物在一定时间内稳定释放,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在注射胰岛素时,医护人员会在患者的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等皮下组织丰富的部位进行操作。

皮内注射则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英文是 “Intradermal injection”,缩写为 “ID” ,皮内注射主要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以及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由于皮内神经末梢丰富,药物吸收缓慢,注射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在进行青霉素等药物的过敏试验时,就会采用皮内注射的方式,护士会在前臂掌侧下段选择合适的部位,将少量青霉素药液注入皮内,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的反应,如是否出现红晕、硬结等,以此判断患者是否对该药物过敏。
准确理解和使用皮下和皮内注射的缩写,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一项基本技能,在书写医嘱和病历记录时,使用规范的缩写可以避免信息传递的误差,如果医生在医嘱中正确使用 “H” 或 “sc” 来表示皮下注射胰岛素,护士就能准确理解并执行操作,反之,如果缩写使用错误或不规范,可能会导致护士误将皮下注射操作成皮内注射,这不仅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引发医疗事故。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了解皮下和皮内注射的缩写及其含义也有一定的意义,当他们在医院看到病历或听到医护人员提及这些缩写时,能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了解 “H” 代表皮下注射,就可以更清楚自己的用药方式,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皮下和皮内注射的缩写虽然看似简单,但在医疗工作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医护人员应严格规范使用这些缩写,同时也可以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科普,共同保障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