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它通常起病急骤,患者皮肤上会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常伴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急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寻找并去除病因
治疗急性荨麻疹的首要步骤是尽可能找出诱发因素并加以去除,因为很多时候,急性荨麻疹的发作是由特定的原因引起的。

- 食物因素:某些食物如海鲜、牛奶、蛋类等可能是诱发因素,患者应回忆发病前的饮食情况,若怀疑某种食物过敏,应避免再次食用,有些人在食用虾蟹后很快出现荨麻疹症状,那么以后就要远离这类食物。
-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急性荨麻疹,如果患者正在服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或更换其他药物。
- 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都可能诱发急性荨麻疹,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与急性荨麻疹的发作有关,对于存在感染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感染病灶,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 环境因素:寒冷、炎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刺激,动物皮毛、花粉、尘螨等吸入物也可能导致急性荨麻疹,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触这些可能的诱发因素,如在寒冷天气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等。
药物治疗
- 抗组胺药物:这是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一线用药,抗组胺药物能够阻断组胺与组胺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过敏反应,缓解瘙痒和风团症状,常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它们起效快,但可能会有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嗜睡作用较轻,更适合日常使用,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单独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症状较重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严重、伴有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够迅速控制病情,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如血糖升高、血压升高、骨质疏松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病情控制后应逐渐减量停药。
- 肾上腺素:当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或严重的喉头水肿时,肾上腺素是急救的关键药物,它能够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缓解支气管痉挛,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肾上腺素一般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的方式给药,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适应证。
- 其他药物:对于伴有腹痛的患者,可使用解痉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缓解胃肠道痉挛,维生素 C 和钙剂也可辅助治疗急性荨麻疹,它们能够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和瘙痒症状。
中医治疗
中医在治疗急性荨麻疹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认为急性荨麻疹多与风邪、湿热、血热等因素有关,治疗以祛风、清热、凉血、除湿等为原则。
- 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对于风热型急性荨麻疹,常用消风散加减;对于风寒型急性荨麻疹,可选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中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论治,疗程相对较长,但副作用较小。
-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急性荨麻疹也有一定的效果,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曲池、血海、足三里、风池等,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缓解症状,针灸治疗一般每周进行 2 - 3 次,需要连续治疗一段时间。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 皮肤护理: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可以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沐浴露。
- 饮食调理:在患病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清淡。
- 休息与情绪调节: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病情的恢复。
急性荨麻疹虽然来势汹汹,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合理的日常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康复,患者一旦出现急性荨麻疹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要积极寻找并去除病因,预防疾病的复发,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早日摆脱急性荨麻疹的困扰,恢复健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