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短短七个字,如同一把锐利的刻刀,在时光的长河中刻下了无数人对亲情的追悔与叹息,它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原文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以此来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子女想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不在人世,让人抱憾终身。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明白要孝顺父母的道理,可往往在忙碌的生活中,将这份孝心一次次地搁置,我们总觉得时间还很多,父母会一直在那里等着我们,为了所谓的事业、为了物质的追求,我们背井离乡,在城市的喧嚣中奔波,我们计划着等自己赚够了钱,有了足够的时间,就好好陪父母,带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给他们买最好的东西。

生活常常是残酷而无常的,父母的身体不会因为我们的等待而一直健康,岁月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计划而停下脚步,也许某一天,当我们终于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孝顺父母时,却突然发现,他们已经被疾病击倒,甚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时,“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就如汹涌的潮水般将我们淹没,让我们陷入无尽的自责和痛苦之中。
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人为了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每天没日没夜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他总是想着等自己升职加薪了,就把父母接到身边好好照顾,可是,还没等他实现这个愿望,父亲就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在父亲的葬礼上,他悲痛欲绝,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多抽出时间陪陪父亲,为什么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忽略了家人,他深知,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机会为父亲尽孝了,这份遗憾将伴随他一生。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常态,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表达对父母的爱,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陪父母吃一顿饭,都会让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我们要明白,父母真正需要的,不是我们给他们多少物质上的东西,而是我们的陪伴和关心。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多关注一下父母的需求,他们也许已经不再年轻,身体也不如从前,他们需要我们的照顾和呵护,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让我们用爱和行动,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好好孝顺他们,让他们的晚年充满温暖和幸福,也让我们的人生少一些遗憾。
因为,亲情经不起等待,孝顺不能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含义,就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对父母的爱,让这份爱不留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