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历史长河中,2003 年爆发的非典疫情无疑是浓墨重彩却又令人痛心的一笔,许多人至今仍会好奇地问:非典是哪一年发生的?答案是 2003 年,但这场疫情其实在 2002 年末就已初现端倪。
2002 年 11 月,广东佛山出现了首例非典病例,起初,这种病症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为它的一些症状如发热、咳嗽等与普通感冒较为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类似症状的患者出现,并且病情迅速恶化,一种未知的可怕病毒开始悄然蔓延。

到了 2003 年初,非典疫情开始在广东多个地区扩散,医院里挤满了患病的民众,医护人员们面对这种陌生的疾病,一边要全力救治患者,一边还要摸索治疗方法,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日夜坚守在岗位上,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2003 年 2 月,非典疫情开始向周边地区甚至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香港、新加坡、越南等地相继出现了非典病例,一时间,非典成为了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全球旅行警告,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强了边境检疫措施,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在中国内地,非典疫情在 2003 年 4 月至 5 月期间达到了高峰,北京成为了疫情的重灾区,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人满为患,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供不应求,为了应对疫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关闭了一些公共场所,如电影院、网吧等;加强了对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建设了专门的非典医院,如小汤山医院,仅用 7 天时间就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救治非典患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科研人员们争分夺秒地开展科研攻关,他们努力寻找非典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确定非典病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且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2003 年 6 月以后,非典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病例数逐渐减少,各大医院开始陆续解除隔离,7 月 13 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非典疫情结束。
回顾非典疫情,虽然已经过去了近 20 年,但那段全民“战疫”的历史依然历历在目,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面对重大疾病时的团结和坚韧,从非典疫情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应对后来的其他疫情,如新冠疫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不断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守护好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